2016/12/31

Note to self 2017



从23岁生日时着急的哭泣,到25岁的坦然接受,站在行驶中的开蓬车上和亲爱的她们一起欢呼着所剩无几的热血青春。
这一年跨过去就是26了。

身体与生理都有老化迹象,好比开始喜欢吃金腿月饼、开始接受木瓜与南瓜、开始打太极、那个没有小黄灯不敢睡觉的小孩现在竟然会因为窗外的街灯照进来的微光而感到刺眼不能入眠、哪天照镜子时突然发现眉间的皱纹竟然那么深,回想时小时候曾因为不会皱眉而站在镜子面前扭曲那张稚气的脸。

今年经历很大的转变,颤抖着交上了人生的第一份辞呈,卸下心房在上司面前哭着倾诉即将踏出comfort zone的忧虑。在两个城市,两份工作,两种生活间撕心裂肺做了个选择。把囤积一整个房间的物品搬运回来,把证件归还,把某一部分的心留在那个城市。


What makes you come?
What makes you stay?


这是刚到岛国的人免不了被问的问题。“挣钱吧!”大家无非想。后来再深入地聊,你会发现过来的人更多是因为“情”。一方面当然是理想,但通常会有个傻子因为情而跟着对方而来到这本是荒芜之地。

R因为交往多时的女友来新加坡发展,感情变淡,他辞掉了工作从槟城追了下来,才刚下来女方就提出分手。既然工作也找到了,就留了下来继续发展吧,偶尔跟他吃饭聊到他前女友,还是会看到他嘴角微微向上!还以为他大概需要一点时间疗伤吧,殊不知不久后的情人节就看到他在脸书上和另一个也在这里工作的女生开始交往了。

另一个故事,一开始也是远距离,S与他在台湾念书的男友。热恋期时大概一起分享了毕业后到这里工作的理想,豪情壮志。后来虽然分开了,她也意然领起背包,一个女生搭了火车下来发展。多年之后在街上看到走样的他,暗地里庆幸当时的分手。故事的后来也在小岛遇到属于她的爱情。

这样的故事还真的不胜枚举。


and what makes you go in the end?


其实到如今每每别人问起我回来的理由,我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回想当初也不过因为一个没有说好的约定。但因缘和合,总会有一些人牵引你到某一个地方,再把你交给某一些人,让故事延续。庆幸的是每一个流连过的城市都有遇到可以交心的人儿,有过深深的对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信仰自由。不知道自由其实分为两种:孤独的自由;真正心灵的自由。而我长时间处于或追求的都是前者。

你要离家后才知道家是什么。今年圣诞的贺卡中小妹说,不管我身处何处都希望我都能拥有家的感觉。嗯,这些年总是慌乱的拼凑这一份归属感,在离别与相聚间拉扯。而这一次是得真真实实地回来面对。







话说明年的运程不太好,Note to self:
Perception is key to resilience: Do you conceptualize an event as traumatic,
or as a chance to learn and grow?
这个世界这么美好,而你也要勇敢地去深爱。